《匠心》杂志社欢迎您!
匠心杂志
7*24小时服务热线:
13520201413

传承百年墨艺 弘扬传统文化 ——安徽屯溪胡开文墨厂的坚守与发展

程国胜
1972年8月出生,安徽屯溪人,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,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,现任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厂长、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、黄山市文房四宝协会秘书长、中科大非遗班导师。
标签: 工艺
作品展示product

传承百年墨艺  弘扬传统文化

——安徽屯溪胡开文墨厂的坚守与发展

程国胜 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

程国胜

1972年8月出生,安徽屯溪人,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,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,现任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厂长、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、黄山市文房四宝协会秘书长、中科大非遗班导师。

制墨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,在我国传承、发展以至体系完备而流传至今,至少已经两千多年,并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墨文化。徽墨是我国制墨工艺中的一朵珍贵奇葩,具有“拈来轻、磨来清、嗅来馨、坚如玉、研无声”的特点。

安徽屯溪胡开文墨厂有两百多年的历史,自清代乾隆三十年(1765年)由徽州人胡天注创立以来,便传承着精湛的制墨技艺。胡开文墨厂是一个集工艺车间、门市部、制盒分厂和墨锭理化检测中心于一体的现代制墨企业,这里的徽墨采用纯桐油烟、金箔、银箔、天然麝香等珍贵药材精制而成,色泽黑润、历久不褪、掭笔不谬、入纸不晕。

2006年,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徽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,制作工序多达9道,分别是炼烟、和料、杵捣、成型、晾墨、锉边、洗水、描金、包装。

1)炼烟。烟房点烟实难熬,赤身喘气入阴曹。点烟工序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生产徽墨的主要原料就是从这道工序中获得的。可以说,没有点烟工序,就没有徽墨。炼烟是制墨工序中最脏、最累的一个环节,必须在一间密不透风的烟房里操作,即用灯草点燃油灯,每盏灯上覆一瓷碗,烟熏在碗里。现在胡开文墨厂炼烟既有人工取烟,也有半机械化取烟,有效降低了工作强度和成本。

2)和料。所谓和料,就是按照各款徽墨的不同要求,按照比例选取相应的原料配方,再进行混合搅拌而成为墨泥的工序。其中的原料种类、配方、比例甚至添加的先后顺序等,均为制墨核心机密。

   和料的主要工序包括洗烟、熬胶、搅料等。入料之前,烟煤需先漂洗,并用四十目筛清除杂质,胶的配比应按烟料粗细、胶质优劣、制作时令、销售地区等因素来定。搅料时不能一味地同一方向搅拌,一般顺时针搅拌1分钟后,再逆时针搅拌1分钟。

3)杵捣。所有的制墨原料和胶以后,要竭力搅拌均匀,然后杵捣。古时制墨以青石作臼,檀木作杵,捣时如干燥粘杵,可反复洒少许中药汁,直至捣匀捣透才能出臼。故有墨不厌捣之说。

4)成型。杵捣后的原料,放在墨墩上用六磅锤翻打。中档墨翻打八次,每次谓之一折,每折24锤,高档墨折次递加。翻打后的墨按墨模式样称准重量分成小,在恒温板上搓成墨丸嵌入墨模,搓时要用手劲按、捺、推、收。入模之墨置于坐担下,以墨工自重压平正。现在,胡开文墨厂除2两以下墨用坐担外,其余皆用螺栓压榨机代替坐担,既降低了墨工的体力消耗,又提高了产品质量。挤压后的墨待冷却定型才能脱模,夏令脱模时间长于冬令。

5)晾墨。脱模的墨经修边后送入晾墨场翻晾。古代制墨入炉灰脱水,现代墨厂则以室内晾干为主。晾墨场要求保持恒温恒湿,避免阳光照射,风大要关窗,梅季要促进空气流通。晾墨要勤翻,以防墨坯收缩不匀而变形,而且要根据墨锭的大小来确定晾墨时间。

6)锉边。对墨块的修剪有两道工序,分别是剪边和锉边。剪边时,动作要轻,下剪要准,不要剪到墨块本身;锉边的实质是打磨墨块的边缘,使墨块的边缘平整、光滑。

7)描金。描金是用毛笔蘸取金粉,将墨锭表面的图案和文字显现出来。描金之后要晾12小时左右,直到金粉干透。

8)洗水。洗水就是先用柔软的布将墨锭表面上的墨霜擦干净,之后在墨锭表面打上一层蜡膜,防止水分进入墨块使其变形。每块墨都要打两次蜡,第一次是蜡油,第二次为石蜡。

9)包装。徽墨的包装盒要美观、典雅、古色古香。包装徽墨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是防水。

安徽屯溪胡开文墨厂不仅是制墨的工厂,更是徽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基地。该墨厂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华——古法手工点烟技术,还融入了现代科技成果,研制出数十种古法新墨,如世纪松烟墨、大漆烟墨、鹿茸胶墨、超细油烟墨、八宝五胆墨等,为徽墨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因此,安徽屯溪胡开文墨厂制作的徽墨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,还是赠送外国友人的珍贵文化礼品,能将古老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。

相关作品
我要询价
×
我要订购
×